浙江省事业单位考试真题001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共30题,参考时限25分钟)
    本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驾驭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对词、句子、短
文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准确理解;根据上下文,合理
推断句子隐含的内容,准确地辨明句义,筛选信息等等。
 
请开始答题:
1.由于人类活动的时间尺度和宇宙寿命相比____,宇宙演化很难被我们觉察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寥若星辰    B.举足轻重    C.不计其数    D.微不足道
 
2.如果以“自由”的名义剥夺他人选择“保守”的权利,则“自由”就与专制____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貌合神离    B、齐头并进    C、并驾齐驱    D、背道而驰
 
3.真知灼见者,决非是门外理论家云山雾罩的地____,也决非是刚入门者就事论事地____,而是熟知个中甘苦的门内人集一生经验之所悟。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夸夸其谈 自言自语   B、高谈阔论 品头论足 
C、说三道四 咬文嚼字   D、闭门造车 不求甚解
 
4、公众对那种充满不信任的氛围深恶痛绝,____于对这种“互信而带来互利”佳话的无比赞叹中,忽略了对不合逻辑的内容的质疑,担心质疑破坏了这个动人的佳话,我们更愿意生活在一个大家共同编织的童话氛围中,而不愿意____这个美丽却不合常识的童话。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沉浸 戳穿    B、沉醉 戳穿   C、沉浸 戳破   D、沉醉 戳破
 
5、林琴南的晚年非常寂寞,桐城派声誉在文坛上____,他的翻译小说虽然倾倒无数读者,但是他最得意的文章义法,已没有人愿意提起,他不过是个举人,以封建社会的标准算不上什么大的功名,到了民国,他的守旧更成为一种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虎落平阳 谈资   B、今非昔比 累赘
C、云泥之别 讽刺   D、一落千丈 笑柄
 
6、____中外政治的发展,应该说,一个健全的政治文化通常会在创新与保守中保持____。有保守而无创新,社会无法在需要改变时作出理性的改变;有创新而无保守,社会往往缺乏支点,缺乏赖以稳定的基础,严重时可能导致社会大规模的动荡与动乱。
A、反观 均衡   B、纵观 平衡    C、综合 和谐     D、放眼 和谐
 
7、人类,是一代人站在另一代人肩上持续的向前方展望。而我们今天的现实是失望,____是教训:人类没有自己的形象,没有自己的目标。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与其说 不如说    B、不但 而且
C、既 又            D、首先 然后
 
8、大部分发达国家对过去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灾难仍然____。公众对基因工程食物表现出普遍的不欢迎或怀疑的态度。德国、奥地利等国政府干脆对基因工程作物的栽培实行禁令。就科技基础和财力讲,这些发达国家完全有能力推动这场高科技的农业革命。事实上他们在这个领域有过并正在进行中高水平的研究。但是他们在大规模推广应用基因工程作物上采取了更加____的做法,以期避免或减少基因工程和动物给人体和环境带来的可能危险。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心有余悸 科学   B、难以释怀 合理
C、记忆犹新 理智   D、耿耿于怀 开朗
 
9、对一切____艺术规律的探索和尝试,我们应该给与鼓励和敬意,但是,如果借此认为文艺创作可以抛却根本,逃离现实,甚至将躲避和非议现实主义精神视为____无疑会使文艺创作同文艺的本质、时代精神和大众期待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遵守 时髦 相去甚远     B、遵循 时尚 渐行渐远
C、遵守 主流 南辕北辙     D、尊重 必然 背道而驰
 
10、传统的科普是在唯科学主义的纲领下开展的,其任务是将科学作为一个____的事物单向灌输给公众,所以任何对于科学技术的反思、对于科学技术的负面价值、对于滥用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后果等等,都是被____在“科普”内容之外的。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也在科学技术____于一切知识体系之上的图景中被淡化或省略。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尽善尽美 排除 凌驾    B.白甓无瑕 排斥 超越
    C.包罗万象 囊括 君临    D.乏善可陈 消除 逾超
  
 11、近年来相继发生了“毒奶粉”、“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
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____、道德的____已经到了需要____的地步。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缺乏 丧失 关注    B.灭失 沦丧 反省
    C.缺失 滑坡 警醒    D.弱化 泯灭 反思
   
12.早在20世纪60年代,被誉为信息社会、电子时代“先知”的马歇尔·麦克卢汉就
曾____:“‘媒介即是讯息’,因为对人的组合与行动的尺度和形态,媒介正是发挥着塑
造和控制的作用。”20世纪以来,大众媒介的迅速崛起正日益____着这个理论,特别是
电子媒介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方式,改变了文化自身的形态,甚至改变了人类生
活的方式,媒介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它重新构造了我们的日常牛活和意识形态,并____
    地转换着我们的价值观和生活观。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断言 确认 悄无声息    B.预测 确证 春风化雨
C.推测 印证 耳濡目染    D.预言 证实 潜移默化
 
13、市场经济和道德情操是什么关系?这两者是相互排斥、对立还是____?这个问题与市场经济是同步出现、必然发生的。但是,作为一种常规,同经济体制的转型相比,道德规范的转型在时间上会有一定的____,它需要更漫长的发育和形成过程,不能指望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辩证统一 停滞 马到成功    B.相得益彰 延迟 迎刃而解
C相辅相成 滞后 一蹴而就    D.此消彼长 超前 立竿见影
 
1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箴(zhēn)言 羞赧(nǎn)
B、恪(gè)守 熨(yǜn)帖
C.惆怅(chàng) 剽(biāo)悍
D.奸佞(nìng) 电荷(hē)
 
15、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飞扬跋扈 大有裨益      B.明辨是非 自顾不暇
C.动辄得咎 孤注一掷      D.偃旗息鼓 苦心孤谐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且非下苦功不可。
    B.为了防止此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交通管理部门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管理。
    C.某企业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
发。
    D.一个企业如果不考虑盈利, 一味地让利,那么这个企业就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消费者得到实惠也是暂时的。
 
 17.①病痛是人类必须面对的最残酷、最强大和最无情的敌人。
    ②它从人刚刚诞牛的那一刻起,就像影子一样追随着人们的脚步。
    ③病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敌人。
    ④与这样的敌人战斗,人类自身的意志、毅力和高贵性才得以展现。
    ⑤如果没有各种各样的疾病,人类一大半“正常死亡”都可以避免。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③②①⑤④    B.①③②④⑤    C.③②⑤①④    D.③①②⑤④
 
 18.①至少在二三十年前,树上打卜来的果子可以直接吃,农民带着自家散养的鸡到早
市上卖,牛奶瓶上的那层封口纸盖一揭开能舔到厚厚的奶油。
    ②而在这些温暖之中,味觉的记忆最持久,也最为清晰。
    ③并且人的回忆越远,就会把能记住的美好放得越大,那儿时的味道就成了绝望的
单相思对象。
    ④《舌尖上昀中国》生逢其时,恰恰说明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在经历一个非常脆弱的阶段。
    ⑤再也没有什么巨无霸式的标杆可以拯救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这种时候,反而是回
望过去的日子,会带给人些许的温暖。
    ⑥远离家乡,独自生活。无休止的加班,亚健康的隐患,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那些傲慢的大型食品生产企业。这一切都让我们明正言顺地失去了安全感。
 将以上6个句了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③⑥⑤②④        B.⑥⑤②①③④  
 C.④⑥⑤②①③        D.⑥⑤④②①③
 
19、①掌权人不弄权,不谋私利,体现民主的风格。无权的人不羡权,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体现民主的风度。
②无论是小到社区一草一木式公共设施建设,还是大到国家的重大事项决策,只要事关公民切实利益的公共事务,都应该按照现代民主制度运作的基本规则行事。
③对事关公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人们通过平等协调和民主决策的方式加以解决。
④整个社会对公共权力的态度是敬畏大于使命,并养成谨慎行权、用权必谋公共福祉的
民主氛围。
    ⑤“践行民主,从身边做起”,意味着从民主决策开始,这是民主必须直面的首要问
题。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⑤④①②⑧    B.⑤③②①④    C.⑤②③④①    D.②③④①⑤
   
20.在漫长的历史中人们为各色行为寻找各种各样的说辞。人类有无数的、形形色色的
利益及其驱动的行为,也便有了无数为之辩护的漂亮说辞和雄辩道理。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意在说明: .
    A.有时候语言是为利益服务的
    B.语言具有欺骗性
    C.很多时候人们都在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
    D.漂亮的说辞都是利益驱动的结果
   
21.从为追求真理、寻找真相而怀疑,到为了怀疑而怀疑;从警惕人性的缺点而怀疑,
到动辄以恶意揣度人;不是依据事实去求证,而是毫无缘由地臆测;不是理性求解,而是放
任情绪宣泄,这种不加分析的“怀疑主义”,与求真、务实、向善的目的渐行渐远,看似有
主见、有想法,其实是朝着另一个极端方向快奔的“盲从”。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意在:
A.批判不加分析的怀疑主义
B.强调怀疑要有理有据,不能无端臆测
C.强调怀疑要理性,不要受情绪影响
D.说明怀疑有时候是一种盲从
 
22、常常抱怨被人不理解自己的人糊涂了。人人都渴望理解,这正说明了理解并不容易,被理解就更难,用无休止的抱怨、解释、辩论、大喊大叫去求得理解,更是只会把人吓跑了的,不理解本身应该是可以理解的。理论“不理解”,这是理解的初步,也是寻求理解的前提。他连别人为什么不理解都理解不了,有怎么能理解别人?一个不理解别人的人,又怎么能要求别人理解呢?
对这段话复述最准确的是:
A、不理解自己的人是糊涂的饿,受抱怨和发牢骚的
B、理解自己容易,理解他人却是困难的
C、要获得别人的理解首先要理解别人
D、事物总是有个一由不理解到理解的发展过程
 
23、个人传播时代的最根本诉求,便是追寻思想自由,但当我们但当我们用鼠标左键无数次地重复点击“转发”键时,却并未在“自由地”思想,而只是在盲从着看似“自由的思想”。这自由行为本身,已经在伤害着自由的真正定义——拥有主见、不受人影响与左右。人们拥有自由,却也同时,在沦为它的奴隶。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意在说明:
    A.人们离真正的自由越来越远
    B.在数字化时代,人们越来越失去自我
    C.很多时候人们并没有自己的思想,只是在盲目跟从
    D.现在人们往往没有自由地去思想
    24.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未来5年,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将为撬动国内消费需求增长提供一个战略支点,为发展方式转变创造内生动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涉及到国家、企业、居民之间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涉及到城乡、地区、行业之间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涉及到中央地方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涵盖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整体性建构。这样的改革,单靠在地方和部门层面的探索很难有实质性进展。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A.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已经跟上日程
    B.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C.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需要顶层设计
    D.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质上是利益的重新调整
    25.今日之中国,高考的指挥棒带动高中、初中、小学乃至幼儿园、托儿所    一条龙式的应试教育,申学生早早告别了青春,小学生也推动有莫名其妙的标准答案,余秋雨式的标准套话代替了个当他们还没有迈入青春期的时候,已经感觉到了衰老,更是过度竞争氛围中的精神疲惫。
    对上述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A.应试教育使青少年失去活力
B.所有的考题都不应该有标准答案
C.作者希望看到青少年身上的青春气息
D.当代中国教育的竞争气氛过于浓重
26.文学当然还能继续提供信息增量,而且其具象化、深度化、个性化的看家本领成为全球信息产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广大受众更迫切、更重要、更广泛的需求,似乎不再是这个世界再增加基本小说或诗歌,而是获得一种消化信息的能力,包括信息真伪的辨别,信息关系的梳理,信息内涵的破译和读解——这不正是问下批评要做的事情?即使就文学本身而言,当文学日益接近快餐化、泡沫化、空心化的虚肿时,一种富有活力的批评,一种凝聚着智慧和美的监测机制,难道不是必要的自救解药?
    这段文字:
    A.明确了文学的时代定位    B.表达了当代文学的忧思
    C.强调了文学批评的重要性    D.概述了文学创作的特征
    27.人们要实现宏大的节能降耗战略,或许要取决于很多细微之处。人们应看到,这“细
微之处”不只是制造业、建筑业中许多节能技术改进的细节,也包括日常生活习惯中许多节
能细节。对于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来说,每个人生活习惯中浪费能源和碳排放的数量看似微小,
一旦以众多人口乘数计算,就是巨大的数量。科技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都有责任从日常
生活的方面面向公众开展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创意活动和普及工作,使党的十七大提出
的“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的科学发展决策,变为全民的实际行动。
    下列关于“细微之处”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包括了建筑业中节能技术改进的细节
    B.它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节能环节
    C.在中国,个体的“细微之处”相加,就会是巨大的数量
D.它是决定节能降耗战略成败的关键
 
 
    28.我们对这个社会总是有着或多或少的不满,在各种公共事务上极少达成一致。无论
是民主宪政还是医疗教育。在这仿佛无休止的争论中,却有一点意外地得到了几乎毫无意义
的肯定,法治是我们的必由之路。然而事实却是,当我们在生活中挣扎,对法治翘首以盼,
梦想着更好的法律和制度给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时候,失望却时不时地将一桶桶凉水泼向我们的热情。我们常常将这种失望归咎于法治的不健全,丹当我们把目光转向法制先进的的西方社会时,却发现在那里对法律的抱怨和争论更多。
    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对公共事务不能达成一致
B.法治是解决社会公共事务问题的根本途径
C.法治自身很难满足人们的期望
D.西方社会的法治也不健全
 
 
29.社会功能论认为,社会中的作在重要性上是有差别的。与此相应的,社会中的人
群必然被分配到有所差异的社会阶层中。为了更好地将更有能力与天赋的人配置到更重要的
岗位上,更重要的工作需要更有才能的人承担,并付给他们更高的报酬。只有这样才能建立
合理的激励机制,才能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推出的是:
     A. 社会阶层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B.绝对的社会公平是不存在的
    C.经济实力是划分社会阶层的重要因素
    D.社会阶层分化是造成社会不公的重要
  
 30.宋朝人最爱簪的花有多种,但最受簪花者喜爱的除去牡丹和芍药,就是月季和玫瑰
了。尤其是月季,冈它是月月开花,时簪时鲜,所以更受世人的青睐。当时的习俗,凡宫中
隆重喜庆活动,除去宫内宫外摆满鲜花外,参与者也都要簪花,就像今天的婚礼、开业大典
和奠基仪式贵宾都戴鲜花一样,皆是为了烘托喜庆气氛。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在庆贺人上皇帝宋高宗80寿诞的御宴上,大臣们按照座次各就各位后,仪仗大臣便捧着装满月季、玫瑰的金盘进入宴会大厅,然后开始簪花,“自皇帝以至群臣禁卫吏卒,往来皆簪花。”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簪花在宋朝时颇为盛行
    B.宋朝时簪花是身份的象征
    C.官员簪花由宋朝统治者强令实行
    D.簪花在封建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